五味偏嗜

  五味,指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五味与五脏,各有一定的亲和性,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说:“夫五味入胃,各归所喜,故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肾。”如果长期偏嗜某种性味的食物,就会导致相应所入之脏气偏盛,功能活动失调而引发疾病。故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又说:“久而增气,物化之常也。气增日久,夭之由也。”五味偏嗜,既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,也可因脏气偏盛,以致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,而出现他脏的病机改变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》说:“多食咸,则脉凝泣而变色;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;多食辛,则筋急而爪枯;多食酸,则肉胝皱而唇揭;多食甘,则骨痛而发落。”五味偏嗜,脏气偏盛,易导致“伤己所胜”和“侮所不胜”的病机变化。